鼓勵孩子多動手培養(yǎng)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的好習慣

  培養(yǎng)兒童的動手能力對于家長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是如果孩子就養(yǎng)成了從小動手操作的好習慣,對于孩子來說是受益終生的。我記得曾經(jīng)上學的時候有聽過這樣一句話過:“教學就是一件事情,不是三件事情。我們要在做上教,在做上學。”做,就是要讓家長教孩子動手去體驗生活,體驗實際操作。

  1.模仿性操作實踐

  開始階段,孩子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有著好奇心。他們總想著幫助家長做些事情,認為這是一件光榮的事情,也會時常擺放出“小大人”的樣子,說“我自己來,我會”、“媽媽放手,我能”等。這種情況下,父母們就應該放手,讓孩子自己來。

  讓孩子學著家長、模仿家長做事情。父母們可以在一旁觀察、鼓勵,或適時地加以協(xié)助。比如,家長做飯時候,可以把孩子叫進廚房,讓孩子跟著一起打雞蛋、摘菜,讓孩子觀察家長如何使用各種家電設備等,時間長了,孩子不僅學會了做一般家務,還學會了一項生存技能。

  2.“變廢為寶”的操作實踐

  這個世界上沒有廢品,都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。生活中也有很多被當作廢棄物的東西,不妨讓孩子嘗試著“變廢為寶”。比如,讓孩子把易拉罐做成一個可愛的筆筒,或者用大塑料雪碧瓶制作花籃,以及用玻璃片做萬花筒等。

  這不僅讓孩子感受到了雙手的魅力,也讓孩子懂得了生活中很多廢棄物都是可開發(fā)、可利用的。

  “變廢為寶”,當孩子看到經(jīng)過自己的雙手,重新獲得的寶貝,孩子會產(chǎn)生“成就感”,這種“成就感”讓孩子變得更有興趣和信心去做事情。

  3.講名人動手制作的故事

  許多成功人士之所以取得那么輝煌的成績,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喜歡動手操作。幫助孩子搜集故事材料,循序漸進地灌輸孩子動手操作的好處,從而培養(yǎng)動手創(chuàng)造的良好習慣。

  例如,諾貝爾,著名的科學家、發(fā)明家和企業(yè)家,一直從事炸藥的研究、制作、生產(chǎn)、銷售工作。他勤奮閱讀各種書籍,尋找制造火藥的方法。后來,備齊原料后,在家里一遍一遍地進行試驗、改進,終于找出了最佳的混合比例,使火藥的威力顯著增強。

  米丘林3歲時就跟隨父親在果園勞動,8歲學會移花接木、果樹嫁接,他一生為人類創(chuàng)造300多種果樹的新品種……

  多給孩子講這些科學家小時候動手動腦、后來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的故事,鼓勵他們多讀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類的故事書,培養(yǎng)孩子動手進行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的好習慣。

  對于孩子來說,樹立自己遠大的目標是取得好成績關鍵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孩子只要明確了自己的目標,就有了努力的方向,想著自己前進的目標而奮進,每天所學所做也就有了衡量的尺度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(nèi)回答您!